25周歲,順豐很焦慮創投圈
從1993年香港寶靈街的小門臉起家到登陸A股,順豐一直在為速度努力但并不順風順水。目前來看,從不設邊界的互聯網巨頭,已經將紅旗插到了順豐的地盤;與美團、餓了么、閃送相比,順豐在該領域優勢也并不明顯。不管是深挖快遞物流市場,還是在商業領域不斷嘗試,都掩蓋不了25歲順豐的焦慮。
今天(3月26日)是順豐25周年生日。
從3月21日起,順豐已經按耐不住喜悅,足足下了5天紅包雨。對于順豐而言,再好的生日禮物都敵不過2017年710.94億元的營收和47.71億元的凈利潤。
源自:順豐控股2017年年度報告
科研投入大手筆
乘著改革開放東風發展起來的順豐,在快遞行業已經成為“快、準、安全”的代名詞,A股上市的順豐也是國內首家采用直營模式的快遞企業。
源自:順豐控股2017年年度報告
在“科技讓物流更性感”的呼聲下,順豐頗具發言權。
2017財年順豐控股科技投入達16.04億元,順豐科技及各業務區IT人員約3700人(含外包),其中研發投入11.67億元,研發人員(含外包)2800人,運維及其他支出4.37億元。2017年順豐在物流無人機、智慧設備、智慧服務、智慧決策、車聯網等智慧物領域的研發及推廣應用可以說成效顯著。
源自:順豐控股2017年年度報告
順豐采用集中差別化戰略定位中高端市場,如今已形成全貨機+散航+無人機組成的空運“天網”和全國數萬的營業網點、中轉分撥網點、陸路運輸網絡、倉儲網點、客服呼叫網點、最后一公里網絡等組成的“地網”,以及由智能設備、智慧服務、智慧決策、智慧包裝、機器圖像識別、車聯網等組成的“信息網”。順豐憑借“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合一網絡資源和科技實力,來保障客戶服務的時效和質量。
四面出擊忙布局
以商務件起家的順豐,在傳統業務穩健增長的同時,又開始挖掘重貨業務、冷運業務、國際業務、同城業務。
源自:順豐控股2017年年度報告
據了解,順豐自2015年正式推出重貨運輸產品,截至2017年12月31日,順豐控股擁有717個重貨網點和21個重貨中轉場,場地總面積超過67萬平方米,覆蓋全國31個省289個主要城市及地區。2017年重貨產品不含稅營業收入凈額達44.02億元,同比增長79.93%。
源自:順豐控股2017年年度報告
目前順豐冷運專注為生鮮食品、醫藥行業客戶提供專業、定制、高效的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覆蓋食品、醫藥行業生產、電商、經銷、零售等多個領域,順豐全年冷運食品與醫藥業務高速發展,不含稅營業收入達22.95億,同比增長59.70%,還對外發布了12套涉及水果、海鮮水產、牛羊肉類、鮮花的《行業解決方案》。
在國際業務方面,順豐國際快遞服務已覆蓋美國、歐盟、日本、韓國、東盟、巴西、墨西哥、智利等53個國家,其中,南亞片區網絡覆蓋范圍已超過90%;國際小包服務網絡已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及地區。2017年順豐國際產品凈收入20.43億元,較上年增長43.70%。
在國內業務方面,順豐于2017年切入即時配送領域,并初步搭建全國范圍內第三方直營即時物流配送網絡。在業務引入方面,2017年不含稅業務營業收入總計3.6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增長636.18%;已形成30分鐘快速安全送達的服務品質。
商業之路步履維艱
1993年順豐從香港寶靈街和順德容奇港的小門臉的“黑快遞”起家,通過“割價搶灘”策略迅速拓展市場,經過由加盟轉直營的強勢轉變,2002年在深圳成立總部,2003年開啟包機服務開始名揚“大江南北”,到2009年成立順豐航空,順豐一直在為速度努力。
而順豐在商業領域的夢想則幾乎讓自己“窒息”,從2012年成立順豐優選開始,順豐在提升服務效率的同時,開始變得“越來越不順豐”。數據顯示在2013-2015年順豐商業曾累計虧損達16億元。2014年順豐商業的代表“順豐嘿客”來勢洶洶,成立僅4個月就成立2000家門店,后經過多次調整改名為如今的順豐家。
在新零售理念開始“甚囂塵上”的2017年,又傳出順豐優選要以“快遞+便利店”的加盟模式開4500家線下店,2-3年內建立上萬家線下店。2017年11月,順豐又推出了“豐e足食”的無人貨架項目。
順豐既想在原有的快遞物流領域“基業長青”,還想在“商業領域”收獲更多。這兩個領域,一個為順豐帶來無盡榮光,另一個則讓順豐成為無數人嘆息的對象。盡管順豐在上市之前,已將商業領域剝離,但順豐在商業領域的“步履維艱”不得不讓人慨嘆,快遞企業難道真做不好商業?
新零售變革下危機四伏
我國商業領域的變革比快遞物流市場來得更為猛烈。阿里和騰訊分別打著“新零售”和“無界零售/智慧零售”的旗號,收割了國內大型連鎖實體商超,演化出來零售業新物種,并借助強大的物流供應鏈體野蠻出擊。目前來看,從不設邊界的互聯網巨頭,已經將紅旗插到了順豐等快遞企業心儀的同城物流市場。
順豐速運集團投資者關系總監陳希文認為,新零售對于順豐是個機遇。順豐介入零售的方式是基于物流的商業合作伙伴。但是面對零售業變革的狂潮,順豐以一已之力如何在保護既有市場份額的同時,去實現商業領域的成功?
在2017年順豐包裹數增速不如用戶數量增速,具體快遞件量增速(18.29%)低于全行業28%平均增速,市場份額增加并不明顯的境況下,盡管新業務領域發展較快,但是這些領域何時能夠獨立造血,仍充滿變數。
源自:順豐控股2017年年度報告
在跨境電商方面,順豐仍然是秉持著盈虧平衡的狀態去做。醫藥冷鏈領域受國家相關政策影響較大,而同城業務領域競爭態勢焦灼不定,與美團、餓了么、閃送以及盒馬鮮生相比,順豐在該領域仍處于起步階段,且優勢并不明顯。
此外對于順豐而言,還有京東物流這個“友商”值得警惕。在2017業績說明會上,順豐表示,盡管京東物流和順豐的模式差別較大,雙方暫且還沒有直接的競爭。不過京東物流已經承接了原屬于順豐的客戶網易嚴選。
在順豐眼中京東物流的優勢是有商流,劣勢也是商流,這讓順豐無法承接菜鳥之類的貨源。但是順豐又如何抗衡羽翼日益豐滿的菜鳥呢?何況2017年6月份的菜鳥和順豐豐巢的數據之爭,已經傷過了彼此。
成長的煩惱與焦慮
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業務和劍拔弩張的商場環境,順豐的管理層也有自己的思考,順豐表示從IT投入到航空運力,核心的支出是和這幾個板塊有相當大的協同性。順豐寄希望于快遞、重貨和冷鏈,借助物流網絡一起發展。組織價格方面,各個事業部有各自的CEO和各自的權限。今后順豐更多是深耕行業,比如3C行業、服裝行業等等。
據順豐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順豐未來的發展計劃仍是要夯實底盤,保障傳統業務穩定增長,深入開拓重貨+冷運+醫藥+國際+同城+倉儲新業務板塊,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其中并沒有太多亮點。
源自:順豐控股2017年年度報告
在近日舉行的順豐控股2017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順豐速運集團總裁王衛表示,順豐介入零售的方式是基于物流的商業合作伙伴。這或許能從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何順豐在商業領域如此“固執”。對于順豐2017年市場份額增加不明顯,以及來自京東物流的競爭這些問題,王衛這樣說:“公司未來致力于提供綜合物流服務,所對標的不僅是4千億的傳統快件配送市場,而是12萬億的大物流市場。”
然而不管是順豐深挖自身快遞物流市場,還是在商業領域的嘗試,都掩蓋不了成年順豐的發展焦慮。
來源|億歐網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