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人算是把日子過明白了。
似乎是從特種兵旅游疊加朋克養生開始,年輕人重寫生活玩法的爆改就開始了。外賣要 " 拼好飯 ",情緒價值必須即時買單;職場留在牌桌上,工作要用 AI 偷偷超車;對燈紅酒綠興致寥寥,卻對社區附近的小街熱情滿滿。即便兜里沒多少錢,日子也不再是 " 摳搜省 ",而是 " 聰明花 "。
在忙碌的生活縫隙里,年輕人也善于把自己打磨成生活的高手。這種既會算賬、又不忘松弛的邏輯,也被搬到了搞錢的世界里——連創業的門檻價格,都 " 打 " 了下來。
過去,創業往往像是一場豪賭:先咬牙砸錢,再硬扛風險。如今的年輕人則換了套打法:先把門檻拆低,再把代價攤平,最好還能 " 先賺后付 "。乍一聽像是某種 " 邪修 ",卻的確幫越來越多的人,摸清了路,也修成了自己的果。
" 創業 " 過去像一場儀式:先要有個像樣的辦公室,再配齊一套全新的設備,最好連名片和公司牌匾都一并安排好——小剪刀裁開大紅花,那才叫 " 開始 "。
可在今天,這種儀式感被年輕人拆解成了效率公式:共享辦公桌代替長租辦公室,云協作取代滿格工位;就連辦公設備也不追求 " 永久擁有 ",而是 " 在剛好需要時短暫使用 ",成本低、效能大、效率高。年輕人的創業不靠擺陣仗,而靠算好每一筆賬。
95 后的徐馬可就是其中的代表。2009 年,在一人騎行 318 川藏線,出版旅行游記《19 歲的川藏線》后,徐馬可逐漸發現在分享和表達上的天賦,確定了把攝影自媒體作為自己的創業方向,到如今在全網擁有了超過百萬級別的真實粉絲,并逐漸和各種大牌數碼品牌合作內容營銷,成立了自己的新媒體廣告公司。這一切的起初,他甚至都沒有一次性買齊一套拍攝設備,而是選擇從租賃平臺上租一臺相機、一個鏡頭起步。
徐馬可的攝影賬號
" 對于做攝影內容的人來說,設備是‘專業’的一部分。我可能今天接到一個拍攝項目需要 85mm f1.2,明天又要用理光,后天又要航拍 …… 這些設備買齊要幾十萬,但租的話,可能一兩百就能解決。" 徐馬可解釋說,一味購入不僅成本高,還可能變成昂貴的閑置。" 我從來不覺得我必須要有一個非常好的一套設備,我才能去做哪件事情,哪些是我現在可以去擁有的,哪些是我現在做不了的,這是我現在最關注的事。"
這種" 只在需要時擁有 "的創業方式,讓徐馬可在創業初期,把有限的資源用在了刀刃上,有效控制住了成本,實現現金流正向循環— " 創業者前期的時間、精力和資金是最貴的成本,不必把成本鎖死在一臺可能用不了幾次的機器上 ",因為穩健的成本管控,到現在,徐馬可的積累已能在上海組建第二支公司團隊。回首來時路,徐馬可仍然覺得 " 租 " 的方式讓自己沒有負擔地去嘗試,輕裝上陣去追逐夢想。
徐馬可的工作室
共享和按需使用,不是將就,而是聰明的資源配置。" 低成本創業 " 的方法,也在旅途中、在臨時的靈感里,悄悄開花。
攝影師小林今年五一去長沙游玩,白天背著在芝麻租賃上租來的相機在街巷穿梭,拍下一座城市的色彩;晚上換上 " 夜市檔口 " 的身份,在后湖擺起了攝影攤。燈架亮起、背景布撐開,為游客拍下即時成片,兩晚下來,賺了 1200 多元,也完成一場 " 人文采風 "。
擺攝影攤賺錢的小林
無獨有偶,大學生小何也通過租烤腸機無痛體驗第一次擺攤。和朋友租了一臺烤腸機,背著書包和食材原料走進夜市,爐面吱吱作響,香味被夜風推送到游客面前,每晚凈賺一兩百。 " 晚上擺攤的收入,基本可以覆蓋白天的快樂。" 小何笑說,這就是他理想的假期節奏:白天花錢,晚上搞錢,真香!
芝麻租賃上的烤腸機,只要 2.67 元一天
年輕人把這種玩法叫 " 游創 ":白天是游客,晚上是老板,上午看風景,晚上數現金。不必長期租鋪面,帶著設備和創意點子,就能在旅途中開張營業。
低成本創業,正在成為年輕人搞錢的一種低風險生活實踐。試錯不再是奢侈的代價,今天擺攤賣烤腸,明天換個城市拍游客照,能成就賺點,沒成就當體驗,虧得起也玩得起。
豆豆離開大廠的時候,只想給自己一個 " 緩沖區 "。連續幾年高壓的加班生活,讓她的體檢單上紅字一片,整個人都像被掏空。
轉折來自一次順德旅行。她花 9.9 元在芝麻租賃上借了一臺 pocket3,打算隨手記錄街頭。為了拍得更好看,她在網上惡補調參數、構圖、打光的教程。旅行結束,她寫了篇租機和拍攝攻略發上網,留言區立刻沸騰:有人求細節,有人照著拍出滿意照片,并留言—— " 這攻略比買相機劃算多了 "。那一刻,她隱隱意識到,這里面或許藏著一種 " 商機 "。
豆豆開始系統化地 " 玩 " 并且分享租賃體驗內容," 無心插柳 " 成了一名測評博主:美容大排燈、防脫生發儀、健身環 …… 那些價格動輒幾千、效果未知、買回去容易落灰的設備,在她這里,都成了限時高效利用的 " 短跑選手 "。甚至連搶不到的 Labubu、奢侈品包包,她都建議先租來玩兩天," 喜歡的款式背幾天,心理滿足,精神祛魅。"
就連搶不到的 Labubu,都可以日租
通過不斷分享各種實用的租賃測評體驗,豆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粉絲,組建了總人數上千人的社群,商單合作也越來越多,如今,她擁有了裸辭的時候意想不到的收入——年入幾十萬,支撐起了自己更有掌控感和幸福感的生活。
而在幫別人選設備、解答租賃疑問的過程中,豆豆也跟著群友 " 解鎖 " 了不同的人生樂趣:幫大學女孩選一臺專業相機,拍出最美畢業照;給追星女孩推薦租三星攻略;幫寶爸選合適的游戲機和游戲,成就他與兒子的快樂暑假 …… 每一次幫別人達成心愿,她自己也仿佛親歷了對方的那份喜悅。
對豆豆來說,租賃不是將就,而是一種 " 選擇自由 " 下的自我掌控——既能讓生活保持流動感,又能穩穩握住自己熱愛的方向。
在不確定的生活里,年輕人總能摸索出自己的活法。未來一時看不真切,他們便緊緊攥住當下的確定感。
越來越多年輕人,正在把 " 租 ",當成一種新的生活策略:有人租一臺三星 S23 Ultra 做演出拍檔;有人白天租《DeepSeek 實用操作指南》,晚上則偷偷研習《高情商就是讓人舒服地說話》;新一代奶爸奶媽,通過租吸奶器、藍光儀等,完成人生角色的重要轉變 ……
租來的裝備,能作為演唱會神器
易觀咨詢《中國新租賃行業消費洞察 2025》預測,到 2030 年,新租賃市場規模將接近 10000 億元。而這一趨勢,在芝麻租賃的數據上已有鮮明體現:芝麻租賃數據顯示,1000 多人關注脆皮烤腸機等 " 擺攤神器 ";截至 6 月 30 日,企業租的訂單對比年初半年增長 35%,其中,隨時隨地開播的風潮帶動直播設備的訂單同期增長了 51%。
從各類設備到游玩設施,打開芝麻租賃,年輕人可以找到無數種生活的小切口——從周末野營需要的帳篷、戶外電源,到創業試水的打印機、辦公桌椅;從一場畢業旅行的精美衣裝,到一次臨時派對的音響燈光。
對于這樣的 " 以租代買 " 的風潮,有人覺得 " 體驗是每個人的權利 ",是 " 放棄占有權,享受使用權 ",租來的相機、拼來的奶茶、蹭來的 wifi 被戲稱是 " 當代年輕人三件套 "。也有人認為是 " 虛偽的理性 ",為了滿足精致的朋友圈,不可持續。但不可否認,租賃帶給了年輕人一種更輕盈的生活主權。這種主權,不是單純擁有物品,而是擁有隨時獲得、隨心使用的權利——他們不必為高昂的購買成本和長期占用空間煩惱,可以更靈活地切換興趣、嘗試新事物。
Ending:
" 你看《浪浪山小妖怪》里的小豬妖、猩猩怪、蛤蟆精和黃鼠狼,它們用七拼八湊的裝備踏上取經征程,看起來寒酸,卻何嘗不熱血呢?" 徐馬可感慨。
年輕人們,正在用租賃拼起他們的生活道具包
今天的年輕人,用租來的相機、燈光、烤腸機、無人機,拼起屬于自己的生活道具包,這些上路的行囊或許能支撐他們—邊探索方向,一邊積攢技能,一邊收集屬于自己的高光。
這背后,或許是年輕人一種去永久化的生活方式認同,允許不確定發生,或許本就是一種更輕松、自洽的豁達。
來源:三聯生活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