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快手可靈AI舉辦了以“生成式AI應用元年”為主題的生態論壇。會上披露的信息顯示,可靈AI目前已在全球擁有超過4500萬創作者,產品自發布以來迭代升級30余次,累計生成超2億個視頻和4億張圖片,服務超過2萬家企業客戶。
在這場圍繞著生成式AI產業應用展開的論壇上,與會嘉賓深入探討AI如何賦能影視、創作領域、電商及游戲等各行業,行業合作伙伴、知名導演及創作者們共同探索生成式AI的多元應用場景。
深度應用元年 打造AI時代視頻創作新基建
“2025年將是生成式AI技術走向深度應用的關鍵元年”,快手高級副總裁、可靈AI負責人兼社區科學線負責人蓋坤在致辭中表示,隨著去年6月可靈上線,整個行業都意識到視頻生成大模型的技術拐點已至,其應用的成熟和發展速度也會非常迅猛。
他認為,生成式AI不僅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生產關系的重塑。 可靈AI的目標是成為AI時代的視頻創作新基礎設施,讓“每個人用AI講出好故事”。目前,可靈AI已通過API為超過2萬家企業客戶提供服務,覆蓋廣告營銷、影視動畫、游戲制作等行業。未來,技術趨勢將聚焦于生成效果和可控性的持續突破,技術的精進也將為產業應用帶來更多可能性。
(圖:快手高級副總裁、可靈AI負責人兼社區科學線負責人蓋坤為論壇致辭)
“可靈AI平臺已經生成了4億多張圖片和2億多個的視頻。在這背后,我們相信是一個個靈感被點燃的瞬間。”會上,可靈AI產品及運營負責人李楊,分享了可靈AI推出一年多來的關鍵進展、應用落地和新的探索:誕生一年多來,可靈AI持續進行了30多次快速迭代,如今已經初步建設成為一站式AI生產力引擎,通過更高品質的模型效果加上更高效的工具形態,為內容產業帶來了創意生產力的解放。
可靈AI一直希望做能夠與技術邊界和用戶需求更同頻的產品。李楊表示,團隊一直致力于通過基礎模型的提升解決時長、連貫性、一致性等問題。同時,為應對專業化的創作需求,可靈還在會上發布了全新創意工作臺“靈動畫布”。該功能集無限可視化空間、AI創作輔助與多人實時協作為一體,可幫助用戶將零散想法轉化為文本圖像或視頻節點,并高效串聯成完整的視覺作品,提供流暢直觀的創作體驗。
(圖:可靈AI產品及運營負責人李楊在分享中)
在本次WAIC期間,可靈AI還重磅發布了全新的多圖參考、靈動畫布等功能。其中,升級后的多圖參考,在角色、主體和場景一致性、動態質量、畫風保持等方面顯著提升;靈動畫布功能則于7月27日正式開啟邀測,作為全新的創意工作臺,集無限可視化空間、智能創作輔助與多人實時協作為一體,可以為創作者帶來一站式的流暢高效創作體驗。
可靈AI視覺生成與互動中心負責人萬鵬飛回顧了可靈AI發布以來的技術演進路徑。他表示,可靈的技術迭代始終圍繞兩大主線:一是基礎模型能力提升,二是與用戶共創優化產品方向。可靈團隊通過用戶反饋持續優化模型,形成“技術+用戶”雙輪驅動模式。
(圖:可靈AI視覺生成與互動中心負責人萬鵬飛在分享中)
匯聚超4500萬創作者 可靈引領生成式AI新實踐
作為全球領先的視覺生成大模型,可靈AI目前已擁有超過4500萬創作者,累計生成超2億個視頻和4億張圖片,代表新的技術引擎引發了傳統內容生產的變革。
本次論壇也匯聚了來自影視行業、藝術行業和AI創作領域的代表。知名導演薛曉路分享了使用可靈AI進行影視創作的實踐經驗。她以短片《喵心歸處》為例,指出可靈1.6版本已在動物生成、場景還原等方面展現出強大能力,隨后可靈陸續推出的新模型能更好支持復雜動作生成,顯著提升創作效率。她表示,AI重構了傳統影視制作流程,從劇本到分鏡、生成、剪輯均可在計算機快速完成,大幅降低時間與成本風險。
(圖:知名導演薛曉路在論壇上分享使用可靈AI制作《喵心歸處》的歷程)
可靈AI超級創作者、AI TALK主理人汗青分享了與可靈AI共處一年多的思考。他認為,生成式AI內容的“工業水平”是決定用戶能否產生情感共鳴的關鍵。2024年可靈的出現,憑借其在畫質、表演和鏡頭處理上的頂級表現,讓AI敘事具備了與用戶深度溝通的能力。他認為,隨著AI導致內容生產成本降低,審美力將成為創作者的核心壁壘。可靈在版本迭代中格外注重審美,如在新版本中對武俠等東方美學的演繹。他將可靈視為性格多樣的“工作搭檔”,其價值不僅是提升效率,更在于共同探索新的內容格式與創作可能性。
(圖:可靈AI超級創作者汗青分享在AI制作應用中的實踐)
生成式AI已成為電子藝術領域的重要創作工具,尤其在畫廊展覽策劃和AI藝術收藏中展現出核心價值。當代藝術家、策展人、MUDigital創始人吳亦深表示,以可靈AI為代表的國產工具,已能支持高質量、高效率的AI藝術創作,推動中國藝術家實現技術自主。他認為,AI并非替代創作者,而是激發想象力的共生體,催生新的人機協作模式,為藝術產業帶來新的表達形式和創作可能。未來,隨著AI技術發展,更多專業創作者和收藏者將參與AI藝術生態,推動其專業化、系統化發展。
超過2萬家企業客戶 從技術爆發到產業落地
自今年4月可靈2.0發布以來,可靈AI服務的B端商家數量迎來爆發式增長,截至目前,全球范圍內已有超過2萬家企業客戶,成為大模型產業落地的標桿產品。
圍繞產業賦能萬鵬飛表示,可靈1.0版本向全球證明視頻生成技術可實際應用,2.0版本則通過性能與成本優化推動行業標準化。1.0的發布直接驗證了類似Sora的視頻生成技術從概念到落地的可能性,而2.0的推出進一步明確了新一代模型的技術范式,帶動行業競相跟進。未來,可靈將持續輸出技術成果,助力企業降低創作門檻,探索數字人交互、游戲內容生成等新場景。
全球知名創意素材平臺Freepik的CEO Joaquín Cuenca Abela在會上表示,“我們接入了超過10個不同的視頻生成大模型,用戶選擇使用可靈AI生成的視頻數量,超過其他模型加起來的總和。”Joaquín表示,這都是因為可靈在技術上有非常卓越的表現,可靈AI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視頻生成速度快、提示詞遵循度高以及鏡頭運動非常出色,“依托和可靈AI的合作,我們能夠更好地服務包含奢侈品、廣告營銷等多個行業的用戶。”
(圖:Freepik的CEO Joaquín Cuenca Abela在分享中)
全球領先的生成式AI模型平臺FAL的CTO Gorkem Yurtseven在圓桌論壇上表示,通過和可靈AI的合作,fal服務了以美國及歐洲地區為主包含電子商務、廣告營銷、設計等多場景的用戶,“很多聲名卓越的公司以及AI原生的小型初創企業都是我們的客戶。”
藍色光標作為營銷行業的探索者,在初期就率先與可靈AI達成合作,藍色光標CEO潘飛表示,可靈AI真正進入到了幫客戶解決商業價值問題的階段,能夠生產品牌客戶需要的高質量的、影視級的內容。
“Lovart整合的所有視頻生成大模型中,可靈AI的消耗毫無疑問是Top的。為什么這個用量會大呢?用戶會直接選擇可靈作為創作的工具,并且用戶通過可靈創作作品的反饋是很好的。”全球首家專注于設計領域Agent應用的公司 Lovart CTO 陳志博表示。
華策影視北京事業群新劇總經理、制片人趙劼介紹,自2023年起,華策已啟動AI垂類模型研發,推出“有風”(文生文)與“國色”(文生視頻)等自研模型并與可靈AI等大模型產品展開交流。他認為,短劇賽道已顯現AI驅動的“從點到鏈到面”的全產業滲透趨勢。華策2024年已嘗試用AI生成場景輔助短劇制作,2025年下半年重點短劇項目將由應用AI視頻生成技術全流程輔助創作。
(圖:《生成式AI元年:從技術爆發到產業落地》圓桌對話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