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 " 無聊但賺錢 " 的工具品類。
來自市場研究公司 Nielsen 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每個美國家庭平均配備 2.3 臺電視,每個成年人平均每周會花 32 小時看電視。超高的電視設備密度和高頻的使用習慣,在近年來催生出一個非常細分卻吸金能力驚人的工具品類——電視遙控器 App。
電視遙控器 App,在一些情況下堪稱剛需,例如,突然找不到原裝遙控或遙控電池耗盡而沒有準備備用電池。對于普遍配備多臺電視的海外家庭來說,這樣的小麻煩可能會更加頻繁。結果是,僅今年 5 月電視遙控器 App 就斬獲了超過 2000 萬次的下載量,收入情況同樣令人咋舌,用戶在這一品類的當月支出高達 1100 萬美元,美國一直是最重要的收入市場。
看似 " 無聊 " 的電視遙控器 App,已經吸引了眾多開發者投身其中。一個積極的信號是,這不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品類,用戶通常會隨機選擇搜索結果靠前的產品,而幾乎沒有品牌忠誠度,這給更多開發者帶來了機會。
據 Appfigures 的統計,過去 12 個月中,累計內購收入超過了 100 萬美元的電視遙控器 App 超過了 21 款。而如果把時間線拉長至 17 個月,收入最高的產品僅 17 個月的總收入可上探至 1600 萬美元,月均近百萬美元。
Appfigures 統計的頭部電視遙控器 App 收入情況,收入最高的產品僅 17 個月的總收入可上探至 1600 萬美元,月均近百萬美元
無品牌,強套路,致富密碼是 " 用戶忘記取消訂閱 "?
Appfigures 統計了所有名字里帶 "TV" 和 "remote" 的應用,發現了 1705 款相關應用,其中大部分在 Google Play 上架,App Store 上的產品數量不到 500 個。與數量分布情況相反的是,iOS 的內購收入明顯更多,以上統計的 21 款年收入超過百萬美元的電視遙控器 App 中,19 款產品訂閱收入來自 App Store。
由于 iPhone 不具備紅外發射功能,iOS 遙控應用的適用范圍基本局限在可以聯網的智能電視,而智能電視的快速普及正是這一品類崛起的關鍵背景。
近五年來,美國智能電視的家庭滲透率從約 61% 提升至超過 70%,為遙控器 App 提供了堅實的用戶基礎。這也是當前收入靠前的電視遙控器 App 幾乎都在近 5 年發布的原因——它們恰好抓住了智能電視普及、流媒體成為內容主導(用戶需要在多個流媒體平臺中瀏覽和檢索,遙控操作更加復雜)疊加帶來的紅利期。此外它們還有如下共同點:
首先,命名和圖標同質化嚴重。電視遙控器 App 的名稱幾乎都是 "TV""Remote""Universal""Control" 幾大關鍵詞的排列組合,再加上 "-"" · " 等符號來規避直接重名的情況,圖標也是清一色的遙控器,直接傳達功能,但缺乏任何品牌辨識度。這與用戶在該品類中缺乏品牌忠誠度密切相關,用戶更多是隨手下載排名靠前的應用。
電視遙控器 App 一覽
其次,功能宣傳普遍強調支持多品牌電視。覆蓋 Roku TV、TCL、Sony 等等。也有針對特定品牌的遙控器,尤其是 Roku TV,主要是因為其用戶群足夠龐大,Roku 不僅自己做電視,旗下 Roku OS 更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電視操作系統,預裝在 TCL、Hisense 等數十個品牌的電視上,預計覆蓋了 9000 萬美國家庭。這也導致了部分產品會在圖標中采用與 Roku 品牌一致的紫色來提升關聯性。但收入 Top5 產品均面向通用智能電視,體現出更高的市場覆蓋度。
功能層面,頭部產品也在不斷豐富遙控體驗。除了模擬實體遙控器的按鍵操作外,還提供語音輸入、鍵盤輸入、模擬觸控板操作等功能,提升用戶輸入體驗和效率。在美國,流媒體服務(Netflix、Hulu、Disney+、Amazon Prime Video、Max 等)已經成為最重要的電視內容來源,所以一個單獨的標簽頁幫助用戶快速切換應用同樣是標配。此外,投屏是最主要的附加功能,部分 App 也增加了支持手表操作、小組件入口、個性化遙控外觀等功能來體現差異化。
從收入來源來看,美國是這類工具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國。收入 Top5 的 App 中,美國用戶的收入貢獻在 7 成到 9 成不等。
商業模式上,這類產品普遍采用 IAA(廣告)與 IAP(內購)混合變現,且幾乎需要訂閱才能正常使用。電視遙控器 App 通常會提供 3 天免費試用期,試用到期后若用戶未手動取消,則會自動續費。
有趣的是,每款產品在推送的自動續費項目與其主要收入來源之間,呈現出高度一致性。例如,「TV Remote - Universal Control」將自動續費默認設置為 39.99 美元的年訂閱項目,而該項目正是其內購收入的最大來源,極大地拉升了產品的 ARPU。但這其實并不符合用戶理性的消費選擇,因為同樣價格下,用戶其實可以選擇一次性買斷。與之相比,更多產品會將周訂閱設置為自動付費項目,這也與它們主要通過周訂閱項目獲利的數據相吻合,顯示出該品類的一個核心盈利點可能正是 " 用戶忘記取消訂閱 "。
將年度訂閱包設置為自動續費項目的設計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TV Remote - Universal Control」的應用商店評分相對低
如何增長?被找到比 " 好用 " 更重要
電視遙控器 App 的增長邏輯幾乎可以用 " 誰先被用戶找到,誰就能賺錢 " 來概括。由于用戶對品牌幾乎沒有忠誠度,大多數人只是下載搜索結果中排在前面的 App,搜索曝光度幾乎就等同于獲客能力。這類產品的增長路徑很少依賴 " 看到廣告—被激發需求—然后下載 " 的鏈路,而是完全圍繞用戶主動搜索場景展開。
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品類的主流增長方式包括兩個方面:
應用商店優化(ASO):
頭部電視遙控器 App 通常通過命名和關鍵詞字段的優化,大量使用 "TV""Remote""Universal""Control" 等高頻詞的排列組合,形成豐富的長尾關鍵詞覆蓋。根據點點數據的抓取,這類 App 的自然搜索覆蓋范圍可達數千甚至近萬個不同關鍵詞,極大提升了被用戶搜索到的幾率。
Apple Search Ads 買量:
ASA 是另一條關鍵增長路徑。Appfigures 數據顯示,年收入超過 100 萬美元的電視遙控器 App 中,絕大多數都在積極投放 ASA,平均每款 App 投放覆蓋 6000 個以上關鍵詞,用于精準捕捉用戶的搜索需求,牢牢占據搜索廣告位入口。
寫在最后
盡管電視遙控器 App 看起來只是一個 " 無聊工具 ",但在多電視設備、高使用頻次、用戶剛需和品牌忠誠度極低的背景下,它們成為一種可復制的 " 隱形生意 " 模板。隨著智能電視普及、流媒體主導,遙控器 App 在輸入體驗、跨品牌適配等方面已部分優于傳統遙控器,具備成為用戶長期工具的潛力。
不過,從當前表現看,這類 App 的主要收入來源并不完全依賴用戶的長期高頻使用,而是更多由 " 用戶忘記取消訂閱 " 驅動。這個案例也說明,一些產品的成功,更多靠增長策略和收費設計,而不一定是用戶真正持續的使用價值。
數據來自 SimilarWeb、點點數據、Semrush、廣大大等三方平臺,可能與真實數據中存在一定誤差,僅供參考。
來源:白鯨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