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航空燃油制取商綠碳合成能源(紹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綠碳合成能源 ")近日宣布完成近億元 Pre-A 輪融資,此輪融資由熔拓資本領投,德聯資本、老股東線性資本跟投,云道資本擔任長期獨家財務顧問。所籌資金用于首家自營工廠建設和企業日常運營現金流的補充。
綠碳合成能源成立于 2023 年 7 月,專注于通過自研費托合成技術,從農林廢棄物、城市固廢等原材料中制取綠色航空燃油(SAF)等綠色燃料與綠色工業原料。創始人兼 CEO 肖立峰博士,曾就職于國際頂尖納米催化實驗室。團隊核心成員來自國際頂尖納米催化實驗室、國內頭部能源央企和上市公司,對納米催化劑研發、工業納米催化劑生產和工藝工程有深刻認知。
目前團隊已完成自研新型費托合成制取 SAF 工藝的核心技術驗證,正在進行首家自營工廠建設,該工廠投產后 SAF 年產能將達數千噸。
綠碳合成能源產品(費托蠟、輕油)
綠碳合成能源產品(輕油)
綠碳合成能源產品(費托蠟)
自研費托合成制取 SAF 工藝,兼具性能和成本優勢
2020 年前后,歐盟、美國陸續將航空業碳減排納入國家戰略,制定了 2030 年和 2050 年 SAF 摻混比例和產量目標,通過差異化補貼和稅費抵免等政策手段支持 SAF 產業發展。各大航空公司開始大規模采購 SAF,將 2030 年 SAF 使用目標上升到 10%-30% 不等,以 Neste 為代表的海外 SAF 企業開始積極擴大產能。
2023 年,在國內原油自主可控和歐盟節能減排的雙重驅動背景下,中國 SAF 的市場必將在短期內崛起,但當時國內 SAF 技術和市場相對欠缺。在這種環境下,肖博士決定回國創業,與幾位同事一同回國成立了綠碳合成能源。
在成立之初,公司對比了市面上包括 HEFA、FT(費托合成)和 ATJ(醇噴合成)在內的路線后,最終綠碳合成能源確立了自研費托合成制取 SAF 工藝的技術路線。
談及選擇費托合成技術的考量,肖立峰表示," 國內生產 SAF 的企業,大多都用 HEFA 工藝,目前它的技術成熟度最高,但 HEFA 也有著原材料地溝油供給有限的問題;而其他路徑像 ATJ 醇噴合成法,它的原材料為纖維素乙醇或者淀粉乙醇,淀粉乙醇在國內會涉及糧食安全問題,難以進行,也不符合歐盟的原料要求,而纖維素乙醇的原材料成本又過高;雖然當時 FT(費托合成)的技術路線還在逐步步入示范階段,但我們判斷它未來的潛力最大,主要原因是它的原材料為農業廢棄物,產量龐大且成本最低,不會有原材料制約的問題。FT 的主要問題在技術瓶頸上,但當時全球能做這個技術的企業也不多,大家都處在差不多的起跑線。"
在不到 2 年的時間內,綠碳合成能源完成了費托合成制取 SAF 工藝的自研,在傳統費托技術的基礎上對催化劑和工藝路徑進行了優化,其自主研發的核心工藝包實現了 100% 國產化。" 從技術實力來說,我們催化劑性能和生產工藝,都能擠入全球第一梯隊。在同樣中壓中溫的環境下,我們采用了獨有的催化劑配方,整體的產率是友商的 1.5 倍到 2 倍。依托中國的上游設備和原料產業鏈能力,我們制取的 SAF 在整體成本上也有很大優勢。" 肖立峰補充道。
首家自營工廠即將投入運營,SAF 年產能可達數千噸
2024 年 9 月,中國 SAF 應用試點正式啟動。自此開始,SAF 的利好政策加速出臺。2025 年 3 月,第二階段 SAF 試點啟動,北京大興、成都雙流、鄭州新鄭和寧波櫟社四個機場對國內航班實施 1% 的 SAF 常態化摻混加注。與全球市場趨勢類似,中國市場對于 SAF 的需求開始急速攀升,而供給側的產能并未跟上。
據統計,2025 年全球 SAF 市場空間在千億元左右," 今年全球 SAF 需求量有幾百萬噸,但現有產能只能滿足 40%-50% 的需求。在市場供不應求的階段,誰最先實現量產且控制住成本,誰就能吃到最大的蛋糕。"
在產能提升方面,綠碳合成能源首個自營工廠正在內蒙建設當中,當地豐富的農林廢棄物原材料可以進一步降低 SAF 制取成本。待今年底該工廠正式投入運營后,綠碳合成能源將具備年產數千噸 SAF 的產能。綠碳合成能源獨特的催化劑和工藝保障在該產能范圍內,單廠即可實現較高的經濟性和單位經濟模型。
當首個數千噸示范性工廠投入運營后,綠碳合成能源將開啟下一輪融資,并開始籌建萬噸級示范生產工廠。同時,綠碳合成能源也開啟了千噸級核心工藝包的對外技術授權服務,幫助解決國內中小生物質廢棄物位點的綜合利用問題。
投資方觀點:
熔拓資本表示:在全球航空業加速脫碳進程中,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已成為關鍵解決方案。當前主流技術路線均面臨瓶頸:HEFA 原料短缺、AtJ 成本高昂、PTL 技術不成熟。相比之下,費托合成憑借原料廣泛、工藝成熟的優勢,成為最具潛力的 SAF 規模化路徑。綠碳合成能源團隊源自國際頂尖納米催化實驗室,兼具學術研究與工業落地經驗。其自主研發的新型催化劑及配套工藝,具有產物產率高、壽命長、選擇性強等特點,完美適配生物質分布式生產模式,為 SAF 規模化應用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德聯資本表示:在全球航空業加速脫碳的背景下,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成為關鍵突破口。傳統工藝面臨原料與成本制約,而綠碳合成能源團隊憑借創新的催化技術與工藝優化,打造了高效、低成本的生物質合成解決方案。其技術不僅適配本土資源特點,更在工程化驗證中展現出規模化潛力。我們期待綠碳合成能源持續引領 SAF 技術革新,以扎實的產業化能力推動航空能源轉型,為全球 " 雙碳 " 目標貢獻中國智慧。未來,公司有望成為綠色航空燃料領域的重要推動者,創造環境效益與商業價值的雙贏。
線性資本表示:我們一直關注能夠實現 "affordable ESG" 的項目。作為股東近距離觀察綠碳合成能源的發展后,我們更篤定地看好肖博團隊對于技術落地的把握與商業化思考的清晰度,便堅定地決定 fully prorata 跟投。我們持續相信綠碳合成能源的費托合成工藝在全球的工程化復制能力,期待具備千噸級 SAF 年產能的標桿項目落地;也看好綠碳合成能源能憑借自身全球領先的工藝優勢,結合國內的供應鏈成本優勢,成為全球領先的 SAF 技術、產品和工藝供應商。
云道資本表示:綠碳合成能源是云道資本在新型高端材料領域的重要布局。很高興陪伴綠碳合成能源共同成長,打通上下游產業鏈,走到產業化放量階段。我們長期關注全球綠色能源和氣候變化相關領域,深知綠碳合成能源掌握的費托全產業鏈工藝具備極強的稀缺性,以及對全球綠色能源轉型帶來的意義。我們堅定看好肖博團隊在技術和商業化層面持續爆發,會繼續陪伴綠碳合成能源成為全球領先的可持續航空燃油玩家。
來源:36氪